肥皂历史知多少
根据*33届中国洗涤用品行业协会研究,中国人特殊的洗涤习惯:首先,中国人更倾向于用手洗衣服,很多消费者考虑到卫生问题会更多地用手洗衣,认为手洗比机洗更加干净;中国还有很多消费者钟爱用肥皂洗衣,因为肥皂原料来源**,无论是与皮肤接触,还是对环境的影响,更让人放心。佩兰生物棕榈油皂粒,“让肌肤吸收自然精髓”,为您的生活打造打造放心皂,温和皂。
肥皂作为我们生活的不可或缺日用品,今天佩兰生物先来帮您回顾一下肥皂的历史。
考古发现,在公元3000年索美尔人(古巴比伦)的粘土板上,就详细记载着药用皂的制法。古罗马初期,流行在名叫Sapo的山上供奉羊肉以祭祀神灵的习俗,祭祀过程中焚烤羊肉流出的羊油与草木灰(碱性成分)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肥皂,并浸入下面的土中,人们发现用这种土可以洗掉污垢,因此把这种神奇的东西成为soap(肥皂)。
12世纪,肥皂进入批量生产阶段。日本当时盛行一时的“马赛皂”一词就是从欧洲肥皂中心--法国马赛的地名而来。在13-14世纪的伦敦,还成立了由肥皂制造者组成的行业工会。14世纪,德国的南部城市也出现了肥皂工厂。但是,肥皂工业的飞速发展却是在英国产业革命时三次大的化学发现之后:舍勒发现甘油;卢布朗开创碳酸钠制造法(1779年);谢弗勒尔发现油脂的化学组成(1811年)。1878年法国人N?Leblanc发明了电解食盐制碱法,现代化学肥皂工业蓬勃发展。
19世纪30年代,在英国、法国兴起了利用蒸汽加热的皂化技术,并于70年代完全普及,这是现代肥皂的开端。19世纪末,我国近代化学启蒙者徐寿的儿子徐华封,在上海创办了中国**家化学肥皂厂。
现在用的肥皂是从工厂的反应釜里熬制出来的。制皂工厂的反应釜里盛着不同比例的动物油和植物油,然后加进烧碱熬煮。油脂和氢氧化钠发生皂化反应,生成脂肪酸皂和甘油。因为肥皂在浓的盐水中不溶解,而甘油在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大,所以可以用加入食盐的办法把肥皂和甘油分开。因此,当熬煮一段时间后,倒进去一些食盐细粉,大锅里便浮出厚厚一层粘粘的膏状物。用刮板把它刮到肥皂模型盒里,冷却以后就结成一块块的肥皂了。
植物香皂由于这种香皂只包含**成分,也就对皮肤没有任何的过敏性刺激或是给皮肤带来其他的皮肤问题。有**成分做成的香皂或肥皂好处在于他们能够维护皮肤的健康,以及能让皮肤变得更加美丽。**棕榈油制成的香皂富含维生素,这可以帮助有着敏感皮肤的人们,以及改善皮肤疾病如痤疮、牛皮癣、湿疹、皮肤干燥等的问题。植物香皂含有甘油这是一个必要的保湿剂,许多商业化生产的香皂不含甘油,就是这个原因让您的皮肤变的干燥。植物香皂,全植物油脂配方,使用更*、更环保,没有动物油脂的怪味,该类香皂会有更好的市场前景。
佩兰生物科技借力印度尼西亚丰富的棕榈油资源,棕榈油皂粒选用消费者非常青睐的**棕榈油,配方低刺激、温和。佩兰生物不断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清洁健康的生活。